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


- 本期故事关键词:家庭与工作-
在一场关于女性话题的演讲中,我曾经分享了这样一个主题:爱自己,就是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是的,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把我们活成爱的管道,借由这个管道,可以把更多的喜乐和智慧分享给周围的人!
平衡工作和生活,历来是职场女性的高频痛点, 更是每一个有孩子的职场妈妈们,一直想努力实现的 生活。不管是照顾好家庭,还是实现职场上的成功, 其中任何一件都不是容易的事,何况我们要同时兼 顾。双重的负担让我们经常很疲惫和辛苦。一旦遇到 孩子生病或升学等特殊时期,更是觉得时间精力被挤 压到没什么自我空间了。
同样作为职场妈妈,我特别能理解这样的不容 易。也正因为这份共情,有时候面对一些朋友的吐 槽,我也不太好意思说出一些真相。工作和家庭自然 是无法在每个当下获得平衡的,只能在一周或一个月 等相对长的时间维度上,获得一定的平衡。但如果长 期失衡,那不是你不能平衡,而是你内心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 平衡。
我有一类客户,他们来的时候都是吐槽家庭如何消耗自己,每 日疲于满足孩子和另一半的各种需求,为此工作都耽误了许多。在 我们的对话探索中,我发现大家总是一边抱怨事情多,一边却不选 择放下一些事情。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心理呢?让我们走进小丽 的生活看一下。
接到小丽的电话,是因为她的朋友一定要她来找我。小丽刚离 完婚,正准备好好做事业,在她人生的转折阶段,朋友希望她能在 教练的支持下,以更好的状态过上新生活。
第一次通话,她一边在游乐场带孩子,一边跟我分享自己的近 况,从刚开始吐槽自己活成了老妈子,每日睁眼就是家务和孩子, 到吐槽还住在家里的前夫,什么也不干,每天还得给他洗衣管饭, 打扫他的书房,给他整理、打印文件。看她在游乐场,我也没有深 入进行灵魂拷问,只是留了个小任务,希望接下来一周内,她可以 做一做:请记录一周内做的事情,有多少是你自己真正想做的,有 多少是你强迫自己去做的。如果是后者,那问问自己,是什么让你 强迫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任务才到第二天,小丽就迫不及待地给我发来语音:“天啊, 我发现居然没几件事是我自己真正想做的。尤其是为我前夫做的, 我一件也不想做,但我居然一直在做!”
“恭喜你,当你看到这些,就有了改变的可能啦!那你知道是 什么让你一直为前夫做那么多吗?”我问小丽。
小丽的语音又发了过来:“是我一直还想着有没有复婚的可能。 我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独自去面对生活,内心的恐惧让我想着讨好 对方。但是我真傻,我都对他失望透顶了,为什么还要寄希望在他 身上,我就应该大踏步去搞我自己的事业,让自己尽快独立和强大 起来。”
后来,小丽再也不在自己的房子里为前夫做事,并让对方尽快 搬离。两周后,我也在她的朋友那里听说小丽已经认真搞起了自己 的事业,非常积极向上和有行动力。
这个教练对话并不是专业的完整对话,但却非常有意思,没有 多深奥的探索和分析,只是让客户停下来,去面对一个自己没有看 见的真相,改变就发生了。人的行为,有时候是被自己内心的底层 需求和恐惧害怕驱使的,这样就看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一旦看清 楚了,就会做出有意识的选择。
小丽的案例里,她是因为想要被爱,而用过多的付出来挤占自 己的时间和空间。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还有一些其他心理底层 需求,比如:证明自己是被需要的,自己是重要的,家庭、团队离 开自己就会不行或者干不好,又或者是证明自己的价值感或成 就感。
如果我们陷在家庭和工作长期失衡的状态里,大概率就是这些 需求在控制我们的行为。心理学家荣格有一句话,潜意识正在操控 你的生活,而你将其称为命运。想要成为自己思维和心智的主人, 首先需要看到潜意识的运作,重新思考和选择:我到底想要什么? 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遇到家庭工作无法平衡的时候,或许你可以先记录自己的时间 使用,然后看看这些时间里,哪些事情是你其实并不想做,但又一 直在做的。这背后是什么驱动你一直在做?如果不去做这些事,你 会担心什么吗?
找到一些答案后,再来看看你想要的平衡,到底什么才是对你 更重要的呢?由心而发,放下该放下的,拿起该拿起的,做自己人 生的掌舵者!
工作和家庭的撕扯,如何轻松智慧地应对?
我曾收到过一个小红书粉丝的留言:我想跟老板提出休假,老 板不同意该怎么办?
细问之下,原来对方是刚休完产假的新手妈妈,每天跟孩子分 开去上班都非常不舍和内疚,于是不想去上班了。
看完这位粉丝的留言,我的记忆一下子拉回到了我生完老大的 时候。第一次做母亲,心里充满了满满的母爱,当看见孩子天使般 的脸蛋,躺在我的怀里一脸满足和安定,真希望把所有的爱都 给她。
等到孩子大了,自己也该去上班时,我经常要面临撕心裂肺的 离别时刻。记得有一天上班后,突然接到婆婆的电话。电话另一 端,孩子问:妈妈,你去哪儿了?
我说:妈妈在上班呀!
另一边的孩子,突然边哭边喊:我想你了,你现在给我回来。
给孩子解释妈妈得下班了才能回来,结果另一边的哭声越来越 大,号啕大哭:我不要,我要你现在就回来!!
第一次做母亲,真的听不得这样的哭声。电话这一端的我,眼 泪也忍不住掉下来了,对孩子既心疼又内疚。
作为一个职场女性,这样的愧疚时刻,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有所成就和价值,同时 也能照顾好家庭和孩子,生活上幸福美满。

本图由AI生成
曾经的我,也在这样的期待中,把自己逼得很紧,希望自己把 每一个角色都做到最好。工作中我每年都在思考如何创新,如何把 项目做到有价值,得到老板的认可。下班之余就会立马回家,带孩 子出去玩、读绘本,研究孩子怎么吃才健康……除了这些,我还要 研究自己需要增加哪些本领,才会获得更多的职场机会,所以也给 自己报了一些学习班。
力争每一条都做到满分的我,在一天下班的路上,突然感受到 了自己的疲惫不堪,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的人生,就要这样过 下去了吗?
不,我不甘心就以这样的方式走完一生。于是我开始寻求解决 办法。
我想我大概是时间管理有问题,于是我去学习时间管理的课 程。结果老师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搞清楚自己想要活出什么样的 自己和人生,然后将不同的事情依照自己需求的重要度排序。
好吧,原来要先搞清楚自己的内心,于是我又去学习了心理咨 询和人生教练相关的课程。
在学习人生教练的过程中,我逐步打破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 不再担心自己做不好或得不到认可,更放松更自信的我也勇敢地离 开了央企,去了一家世界 500 强外企推行教练文化。做出了影响力 以后,我又成功创业,创办了一家教练机构。工作虽然忙碌,但老 公和孩子们一直支持我,与此同时,两个孩子积极阳光,学习优 秀。我的亲密关系也经营得充满爱意,我成为大家口中圆满的“人 生赢家”。如果说这些年我做对了什么,让工作和家庭可以相对圆 满,我大概会总结成以下几点: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做一个不那么 负责任的妈妈;学会借势;把自己活精彩。
1. 让子弹飞一会
生活中,但凡出现一点状况,我们就很容易陷进问题里,想要 尽快解决它。 一听到电话那边孩子的哭声,马上就会生出母亲的内 疚感,立马开始想: 怎么办? 我该如何满足孩子的期待? 孩子见到陌生人就害怕,我们立刻就觉得糟糕,这么胆小怎 么办?
孩子怕水,就是不敢游泳,怎么办?
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每当问题出现在眼前时,我们就 会焦虑不安,不知该如何解决,担心自己解决不好怎么办? 在与这些问题相处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会了让这些问题先存 在着。
孩子嚎哭着让我回去,我满怀内疚,但我也知道:我更希望自 己能有一份工作,而不是当一个全职妈妈,一旦我重回职场,那么 这样分离的场景一定会存在。 不仅是现在存在,等孩子上幼儿园的 时候、上大学的时候,甚至他长大后出国留学、结婚生子的时候, 我们终会分离。
我的理性非常知道这样的合理性,但我的感性依然让我愧疚, 于是我停下来面对自己的内心,对自己说: 我不是一个 100 分妈 妈,对不起,孩子,妈妈需要工作。
说完这句话,我似乎放松下来很多。那一刻,我明白了,面对 愧疚,我们最需要的是对自己的一份谅解。
还有一段时间,孩子见到陌生人就害怕,老人总是担心未来孩 子会不会社交能力很差。
我就假装看不见这个问题,继续以身作则跟周围人保持交流, 时不时跟一些朋友聚会玩耍。 营造一个不批评、不指责的环境,带 着相信和榜样的作用,一段时间后,孩子对陌生人没有那么害 怕了。
也是在育儿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无为而治并不是真的无为,而 是创造一个宽容和信任的空间给孩子。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阳光自 信,就示范给孩子看,当他们做到的时候,及时认可他们。 让孩子 在一个有营养的环境里,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本图由AI生成
2. 学会借势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曾经的我一样,总是把所有的责任都背在自 己身上。 在家里,所有大事小事都要自己去做。 工作上,也不轻易 向别人求助,或者向别人表达自己遇到的困难。 在我以前的想法 里,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独立做完,而且必须做好! 很多年,我都用独立、坚韧、认真负责来形容自己,直到出现 婚姻危机那一刻,我才看到这些形容词的背后,其实有一个不喜欢 示弱的自己,不想把自己的“不行”和“疲惫无助”展示给别 人看。
都说孩子是来让父母修行的,我这个功课,真的在育儿过程中 治好了。
最开始的时候,家里总是听到此起彼伏的“妈妈”“妈妈”,一 会儿“妈妈讲故事”,一会儿“妈妈抱”。 因为陪伴孩子的时间最 多,孩子在我面前很有安全感,也更加愿意向我提自己的各种需 求,于是我就更忙了。
直到我意识到自己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身体和心理都很累了 以后,我决定开始改变。 我告诉老公,因为缺少锻炼,我的身体开 始不舒服,尤其是腰经常酸痛。 后面我打算每周安排瑜伽时间,重 新恢复孕前的运动习惯。
老公答应了,于是我们确认好我出去锻炼的时间,他来陪 孩子。
几次计划下来,我发现我不在的时候,地球依然转得好好的。 再后来,我又有一些学习班想参加,因为这些班的上课时间都 在周末,所以我又跟老公沟通这个事情,可能一些周末我需要他多 陪孩子玩。
再后来,公司安排出差,我直接出门好几天不回家。
然而,当我回到家,老公和婆婆都纷纷向我邀功:你不在的时 候,你的宝贝们可乖了,以前不愿意刷牙睡觉的,现在都很配合。 早上起床也不哼哼唧唧了。
听到这些话,虽然感觉我在孩子面前的存在感少了很多,但是 我也真的意识到,妈妈的过多保护和照顾,有时候也会让孩子沉浸 在舒适区,养成依赖,甚至耍赖的习惯。
做一个懒妈妈、笨妈妈,孩子反而更加独立自信。所以呀,生 活中,多向老公和孩子寻求帮助,把属于他们的空间还给他们,把 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还给我们。
3. 把自己活精彩
有句话说:一个女人把自己活幸福了,就是把整个家庭活幸福 了。 经历过极为反差的两种生活后,我真正理解了这句话。
曾经的我,总把自己活在一个好妈妈、好经理的角色中,给自 己强加各种要求和期待。 完成一个目标,很快又给自己设定更高的 要求和目标。 压力之下,我根本没有幸福感,反而充满了负能量。 那些持续的压力变成了不满、抱怨和指责,在家里,总是对老公呼 来唤去。
每次走进书房,看见老公坐在那里玩游戏,对孩子的吃喝拉撒 充耳不闻的时候,我就怨气外漏,也正是这段时间,我们的婚姻关 系进入越来越冷的阶段。
当学习教练以后,我看到了疲惫不堪的自己,也看到自己一直 都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想以此赢得别人的认可。 这份看见让我开始 转变。 凭什么呢? 我的价值为什么要让别人判定? 我已经做了那么 多突破自己的事情,我已经足够好了! 我富有责任感,坚韧努力, 敢想敢做,总是寻求更有挑战、更有意义的事情去成长,这些都是 我的品质。
自信的力量由内而外开始生长,很快我就辞去不喜欢的工作, 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环境和老板,事业上进入正循环。 生活中因为 忙碌,给老公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他跟孩子走得更近,对自己参 与育儿更有信心。 于是我进一步放下一部分家务做甩手掌柜,做老 公的啦啦队,认可他的付出和成果,夫妻关系也越来越好。
回头再看这个过程,我发现自己以前是活在了某个角色中,而 丢失了自己。 当我们只有角色,没有自己时,那是对自己内在需求 的一种忽视,时间长了我们就会觉得委屈、疲惫。 而当我们把重点 放在活出自己时,我们是开心和满足的。 家庭和工作,都服务于我 们的愿景和期待,我们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在一场关于女性话题的演讲中,我曾经分享了这样一个主题: 爱自己,就是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是的,爱自己,不是自私,而 是把我们活成爱的管道,借由这个管道,可以把更多的喜乐和智慧 分享给周围的人!
本文节选自|《过有选择的人生》
作者|朱琼 刘夏 杨海霞著


About us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